77书库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00章 军人们的烦恼二十一(第2页)

张锡銮先是礼貌的微笑,随即被赵尔巽的话逗得放声大笑起来。的确,张锡銮讲述的本就是共和制的特点,但是张锡銮可一点都没有称赞的意思。

上层们有心情因为大灾引发的思考而嬉笑怒骂,对于处于天灾下的百姓来说,此时莫说笑出声,真的连哭都已经哭不出来了。

为什么要前往从未去过的关外,北方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以及陕西的百姓来说,只是因为他们村里有人逃荒到这些地方。之后还写信回来,或者托到了东北的人带口信回来。他们在东北活下来了,给家里报个平安。

对于这些人在东北分到了土地,开始种地的说法,本乡本土的亲人邻里其实不太信。在大家看来,在本地都混得一塌糊涂,不得不背井离乡跑去东北这遥远的地方,这已经是丢人事了。

若是说自己在外面混的比本地还惨,那就是真的活不下去。只要还活下来的,就必须说自己比以前过的好。

但当自己也要活不下去的时候,大家就想起了这些不得不背井离乡逃到外地的亲人相亲。原本嗤之以鼻的‘分到地’的传闻,也变成了说服自己前往东北的理由。变化就是如此快捷,从嘲讽到钦佩,从不信到相信。为了活下去,每一个人只能挣扎求存。

对于百姓们来说,忍饥挨饿才是家常便饭。通过长长的,从未见过的栅栏通道,是大家从未有过的经历。狭窄的通道,面前缓缓移动的人们,反倒让大家觉得安心了不少。背井离乡的速度,越慢越好啊。

从通道中出来,见到的是那些穿军装的人。还有灾年时候常见的施粥的大锅。

见到这些冒着热气的大锅,人群中的百姓们中才终于有了情绪。以往的灾年,乡里的富户们都要开粥棚,而且熬粥也有要求,决不能稀。几百年间,这就是规矩。平素里士绅们干些坏事,大家就忍了。到了灾年,若是这些人再不救大家,那就绝不能忍。

然而自从皇上没了之后,士绅们就变了个样。且不说粥越来越稀,施粥的棚子更是越来越少。士绅们越来越穷,哪里还有钱施粥?

那些新的富户们,家里都盖起高楼大院,门口布置着许多从外地请来的护院家丁。本该用来施粥的钱都用来购置枪炮,对付穷人。

想到已经面目全非的家乡,穷人们咒骂着那些为富不仁的家伙。喝上了热乎乎的浓粥,眼泪就忍不住滚滚而下。

若是能不背井离乡,谁愿意到那些陌生的地方去。虽然听说东北的何锐何大帅是个大好人,可百姓们哪里能与何大帅沾边。而且在乡里也不是没见过‘大善人’,哪一个不是在收租的时候如狼似虎。

但想归想,还是有些灾民吃了几碗粥后,给施粥的军人跪下了,感谢救命的恩情。毕竟这一路之上,灾民们可是没少在何大帅安排的粥棚里吃粥。

那些军人都很年轻,看上去也就是十七八岁。见到这些年长的男男女女居然给自己跪了,一个个都被惊的手足无措。倒是那些年长些的,赶紧命军人们把众人扶起。

而且这些人的口音都是北方当地人,听着熟悉的乡音,这些灾民终于感觉放心了一些。

有人问道:“这位军爷,何大帅要我们到东北做什么?”

还有人问:“俺们给何大帅种地,打下来的粮食就还钱。能不能不签卖身契?”

负责维持灾民运输线秩序的东北军官兵们已经听过太多这样的话,已经不觉得讶异,却也没什么好说的。军官们按照党委在民主生活会上商议出来的结果,用着各地方言告诉百姓,到了东北之后就会租到一块地,每年交三成税。其他七成都归种地的百姓。

逃荒的百姓听到这话,只觉得仿佛在听天书。竟然有人肯把自己的土地给别人种,只收三成税。真有这样的地方,那得是何种的乐土?

只是已经逃到东北的乡亲说过相同的话,这话听起来好像也不是空口白牙的话。

消息已经传到了军委这边。东北这些年已经接收了太多移民,只有不到一成的移民离开了东北。而且他们离开的原因也不是在东北活不下去,而是故乡的家里有变故,不得不回去。

此时已经军委已经讨论完毕,东北军司令徐乘风讲出了决议内容,“这次灾民的规模很可能破千万人。我们东北人口有可能在1922年达到四千万。征兵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了。人口多,征兵面广。但是如何从刚来的人中征兵,需要仔细调查研究。把握这些人的可靠程度,难度太大。”

之前军委认为,在东北与日本开战的时候,东北人口很可能只有三千万。而日本整个国家的人口已经有四千万之多,加上来自朝鲜的人力,是三千万对四千三百万左右。

现在东北人口很可能突然到达四千万,但是想到管理的难度,竟然没人因为征兵基数的提升而感觉兴奋。

一阵沉默后,徐乘风只能问道:“大家还有什么意见么?”

程若凡皱着眉头问了一个问题,“这次灾情真的会很严重?”

徐乘风叹道:“我们东北也受灾了,若不是修了这么多水库,现在东北只怕已经开始出人命了!”

这次1920年中国北方的干旱,遍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波及湖北、江苏、辽宁和吉林。

干旱的中心在北京、天津和河北一带。这次旱灾是百年未遇的,这种大面积的持久干旱,对完全靠天吃饭的中国农业和农民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程若凡想说的其实不是这些,而是心中有些感叹。感叹的内容除了东北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之外,还有就是在各地设立的基础情报机构过于完备。

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作为农业大省,每年的降水量对作物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小米和高粱等。其中冬小麦和春玉米在生长期间大约需水400―500毫升,棉花全生育需水550―650毫升。即使在正常的年份,这些地区的降水也不能满足多数农作物全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1920年的降水不仅远不能满足各种农作物全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农作物生长关键时期的降水量更差一大截。

从河北、山西、陕西到河南,山东的降水量逐渐减少,一般在300毫米以下,其中河北东部地区的沧县、北部地区的张家口一带年降水量更少,一般不足200毫米。在正常年景,河北、河南和山东的大部分地区,陕西的南部和山西的南部年降水量一般在600―800毫米之间,个别地区在1000毫米以上。1920年的降水量与常年同期降水量相比偏少20一70。农作物生长季内5月一9月的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40一70。旱区内不少河流干涸,土壤墒情很差,相对土壤湿度一般在10以下,有的地区只有5。

就拿北京地区来说,春玉米、棉化生长发育关键时期7―8月降水只有170.7毫米,由于严重缺水,遍野漠漠,寸草不见,树枯、叶干的景象几乎遍及了北方数省。

陕西:地处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是中国干旱多灾的省份之一,历史上旱灾频发。1920年春末,旱象初起,全省几乎所有县区滴雨未降,夏粮绝收,秋粮未能下种,连续两季颗粒未收。成千上万的饥民,在田野上搜寻草根、树皮充饥。很多人四处拣集鸟粪,用水淘洗之后,挑食其中未完全消化的粮食颗粒。“自冬至今将榆桐各树皮暨麻根,已经剥尽,十室九空,贫富待毙……”

剑镇九天  穿越农女之谋个公子来发家  moba:我,峡谷喜剧人  电竞:奶茶身价,天花板级操作!  鸿蒙空间之一  替嫁俏妃之太子放肆宠  将府帝女  良跃农门  抗战:摊牌了,赵刚不是白面书生  都市狂枭  综漫:学生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出狱后,禁欲前夫夜夜上门求生崽  妃要为皇之这天下我要了  快穿宿主她美又飒  大EZ!  四合院:开局降服于海棠!  食仙  你是不是又迷路了  豪横校长:全校都是我女儿  大佬又来哄我学习了  

热门小说推荐
挂机死神就能变强

挂机死神就能变强

挂机死神就能变强简介emspemsp关于挂机死神就能变强武者元素使强化人改造者穿越后的世界表面和平安宁,底下却是暗潮汹涌,超凡力量层出不穷,危险遍布。作为一个普通高中生,身怀金手指死神放置小游戏,林黎川表示自己只想低调,每天24小时勤勤恳恳修(gua)炼(ji),等什么时候有个十把八把斩魄刀,能够戴上假面了,再出去为所欲为。噢,差点忘了,还得带上崩玉。...

民国草根

民国草根

那年,雪下得极大。邵家死的只剩下一人,一个叫做邵满囤的少年。为了活下去,他敲开了村子里院墙最高的那户人家。初家。当邵满囤迈入那扇涂着红漆的角门时,他从没想过,他推开的不仅仅是一扇能让他活命的门。在那扇门后,有他的新的名字邵年时。有他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道路行商。有他敬了一辈子的人物初家老爷。还有他疼爱了一辈子的女人初雪这是一个小长工的民国飘摇路哪怕风吹雨打,我自坚如磐石。如果您喜欢民国草根,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重生之想平淡的生活与活着

重生之想平淡的生活与活着

周馨月大龄和男友分手成剩女,意外查出来脑子里有一个肿瘤,在往返医院的途中意外救下一个胖和尚和一条在街边趁主人家不注意啃食别人蛋糕的馋狗,在医院动手术生死存亡之际,没想到反而开启了一段奇妙之旅(本故事所有皆为虚构,莫要认真!)...

宿傩?无所谓,我会贷款出手!

宿傩?无所谓,我会贷款出手!

平安活到20岁的蓝书言去日本接收爷爷的遗产,莫名奇妙得到了一个假想特级超美的雪女式神,并且遇到了五条悟,得知自己也有‘天与咒缚’而得到‘特殊能力镜花水月镜里观花’的能力,强行五五开。但好像蓝书言的能力越用越偏,在各种束缚中卡Bug来回横跳。真人你不要过来啊!真人卒!漏瑚区区猴子啊!漏瑚卒!花御我怎么变成她...

雀圣

雀圣

我是一个专攻麻将的老千,半自传作品,百分之90都是本人真实经历!主打一个真实!仅以个人经历奉劝大家,十赌十诈,十赌九输!本文中涉及大量麻将骗术描写,千术手法描写,请勿模仿!赌之人生终有尽头...

搏击筑天路

搏击筑天路

描写一个散仙在仙界艰难奋斗的过程,不断地与各个门派和种族争斗,故事曲折动人,让人深陷其中。散仙星辰与自己道侣最终通过自已的苦斗终于拼博出来,成长为人王,最后也成为了万族之王。...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