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李守贞,孟州河阳人,五代十国时期将领。初为后唐河阳牙将,得石敬瑭器重,以客将身份追侍左右。石敬瑭建立后晋,拜客省使,因征讨安州节度使李金全有功,升宣徽使,后掌禁军,历任侍卫亲军马军指挥使、都指挥使。奉命于马家口截击偷渡契丹军大胜,讨平青州杨光远,加同平章事,以北面行营马步都监北伐契丹,然主帅怯懦畏战,晋军被围,李守贞领军借风沙掩护,大破契丹于阳城,因功升任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出镇宋州、澶州。因边境擒敌之功,升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移镇郓州。受命与杜重威举全国之力北伐,两人于中渡桥举军投敌,后晋遂亡。
李守贞投降契丹后,被拜为司徒,后出镇汶阳,旋即契丹北上,后汉建立,遂奉表归汉,加封守太傅、兼中书令,移镇河中府。与永兴赵思绾、凤翔王景崇联合反叛,自封为秦王,为郭威所败,举家自焚而亡。
李守贞,家世不显于史书,年少凶悍狡诈,为河阳牙将。后唐末年,石敬瑭任河阳节度使时,甚得器重,被任命为客将,负责接待事务,自此追随石敬瑭任职于各地。
石敬瑭登基,李守贞因藩邸旧将的身份,被拜客省使。石敬瑭即位后,父事契丹,向契丹割地、称臣,为众藩镇节帅不满,诸侯咸有异志。
后晋朝廷对藩镇控制最严,频频采取措施削弱藩镇势力,由此激发了,中央与地方藩镇的矛盾,诸藩镇反叛此起彼伏。
安州节度使李金全叛南唐,以监军平叛有功,拜宣徽使。此后,李守贞多次参与平定叛乱藩镇,逐渐获得晋高祖的宠信,开始掌握禁军兵权,以宣徽北院使遥领忠正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指挥使。
少帝石重贵即位,领义成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加检校太傅,出任大行皇帝山陵都部署,为石敬瑭治丧。
石重贵即位后,拒绝再臣事契丹,契丹主耶律德光为迫后晋臣服,在降将杨光远、赵延寿劝诱下,乘中原饥荒、后晋国用困竭,决定兴师南伐,以卢龙节度使赵延寿率军5万为前锋,耶律德光自率军10余万继后犯晋境。
契丹军犯澶州、魏州,进逼黄河沿线,晋廷遣使致书契丹,求修旧好,遭拒,遂以黄河为障,重兵部署防御,并命高行周为北面行营都部署,率藩镇军进驻戚城,晋帝石重贵自率禁军抵前线督战,李守贞以北面行营前军都虞候伴驾出征。
耶律德光知晋军正面防守严密,遂以耶律麻答率数万奇兵向东奔袭博州,自郓州马家口渡河,钳击正面晋军。同时,联络青州叛将杨光远,攻打郓州,想要效仿后唐李存勖之举,奇袭晋都大梁。
耶律麻答率军进至博州城下,博州刺史周儒突然献城投敌,并引导契丹军于马家口渡河,郓州所派阻击的百余骑兵旋即被契丹击溃。
契丹军自马家口渡河,其先头部队已开始在黄河南岸建立营垒,并开始攻击郓州北津,准备与青州的杨光远部汇合,经郓州直逼防务空虚的京师大梁。
石重贵从澶州前线分出骑步兵数万人,由李守贞等将统领,沿黄河水陆并进,向东疾趋,力图趁契丹军在黄河南岸立足未稳时进行阻截。李守贞军赶到马家口,契丹步骑万余已渡过黄河,并于东岸修筑好了城寨,掩护后续数万兵渡河。
李守贞率晋军乘其半渡突然发动攻击,掩护城垒内步卒的契丹骑兵当即撤退,晋军遂四面架起攻城梯,一举而上,攻破契丹在东岸的城寨。契丹东岸守军撤退时,斩杀和溺水各数千人,西岸契丹军见势而逃,缴获数百匹马,擒获裨将七十余人。
至此,耶律麻答部军心溃散,不敢渡河南下,耶律德光无奈与晋军在戚城决战,兵败北归幽州。
晋帝石重贵封赏众将,李守贞以侍卫马步军都虞候,改任泰宁军节度使,仍掌侍卫亲军马军,随后晋廷于契丹军北撤后,逐步收复北方失地,并决定剿灭盘踞在青州的叛将杨光远,李守贞被任命为青州行营都部署,率领步骑两万讨伐青州。
由于,李守贞与杨光远有嫌隙,于是欣然接受任命,杨光远虽投降契丹,但晋廷早有察觉,故而其手中士卒并不多,只能凭借青州城坚池深,坚守以待契丹救援,李守贞遂以重兵包围青州,断绝其粮草。
契丹有兵至遂城等地,打算救援杨光远,但很快被晋军击败,城中粮草将尽,杨光远诸子纷纷劝说他投降,以此保全全族性命,但杨光远坚信着自己有做皇帝的天命,仍固执地期待契丹援军。
青州城中粮尽,城内居民饿死超过一半,杨光远长子杨承勋当机立断,斩杀曾经力劝其父反叛的节度判官丘涛等人,并将首级送到李守贞处,又纵火焚烧官舍民宅,趁乱将其父押出官署,囚在私宅,然后大开城门向李守贞军投降,同时上书朝廷请求宽恕。
晋廷收到奏报后,认为杨光远罪大恶极,可是他的儿子却率众投降,不便公开斩首,于是命李守贞相机处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守贞率军入青州,得财宝名姬,好马无数,后派人将杨光远杀死在其宅内,而奏报病亡。青州平定后,李守贞因功加同平章事,晋廷将杨光远在京的宅邸也赐给他,李守贞在京中肆意侵占民宅官邸,大兴土木,将自己宅邸修建成京中官宅的第一名。
契丹再犯晋境,前军进入邺都境内,后又围困魏州,河北地区再次告急。晋帝石重贵再抵澶州督战,以杜重威为北面行营都招讨使,李守贞为马步都监,命各路藩镇兵在定州汇合后继续北上。晋军收复祁州后又攻克契丹泰州、满城,攻克遂城。契丹主耶律德光听闻后,立率骑兵八万返回,追击晋军,重兵将晋军包围于白团卫村,并派骑兵绕到晋军身后断其粮道。
当夜,忽然刮起很强的东北风,村内晋军异常缺水,军心浮动,契丹军更是借着风势,顺风纵火烧营,拔除晋军营外围的木栅鹿角,引导契丹步战骑兵主力杀入大营,以刀剑等短兵器格杀后晋士卒,进一步压缩晋军的防守纵深。晋军诸将请战,主帅杜重威却希望等风势稍小一点,查明敌情后再做决定,李守贞作为监军分析认为,战场形势是敌众我寡,依靠风沙的遮蔽,契丹都无法了解晋军具体参战人数。
晋军此时借风暴掩护拼死战斗,才有获胜可能,而等风沙停了,虽然晋军没有了逆风的劣势,但契丹军乘势进攻,各部沟通没有阻碍,晋军必然全军覆没,李守贞旋即高呼:“各军共同出击!”又对杜重威说:“大帅你善于防守,我愿意率中军决一死战!”
随后,药元福、皇甫遇等将领相继率麾下精锐骑兵,从营寨西门出发,闪击契丹下马步战的骑兵,战场局势瞬间翻转。
这次,出奇不意的进攻使得契丹军稍退数百步,符彦卿等人问监军李守贞:“我们是在这里凭借坚实的营垒和敌人拉锯作战,还是以少击多追击敌军呢?”李守贞说:“情势如此,怎么能撤退呢?只有长驱直入,一往直前!”符彦卿等人听令继续追击契丹军。这时,风沙更劲,白昼如同黑夜,契丹军指挥受到限制。符彦卿等人抓住机会,集中一万余名骑兵横击契丹军中段,契丹军遂溃逃,李守贞趁势命守营步兵出营追击。晋军步骑兵同时挺进,向北追杀二十余里,契丹精骑仓皇逃窜,契丹主耶律德光狼狈间弃车改骑骆驼向北逃去。
然晋军主帅杜重威懦弱,阻止诸将对契丹残军的追击,李守贞也认为晋军人马疲乏,不如求稳,于是晋军退守定州。契丹军一路向北溃退回幽州,后晋朝廷取得一场极为关键的大捷。
阳城大捷,本是后晋与契丹重修旧好的契机,然而后晋从上到下都被这场胜利冲昏头脑,反倒更加骄傲自满起来。
李守贞,升任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移镇宋州,为归德军节度使,又加检校太师。晋帝石重贵在万龙冈校阅亲军后,驾临李守贞府第,极尽荣宠,随后命李守贞代替高行周行驶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之权,戍卫前线重要关隘——澶州。
因厌恶中书令兼枢密使的桑维翰,遂与他人合谋诬陷其有不臣之心,将这一后晋重臣排挤出中央决策圈,晋廷此后持续采取对契丹的强硬政策,为契丹再次兴兵南下埋下伏笔。
影视快穿合集 魔道新娘 重生图腾柱,我成了神诡禁忌 诡言诡语 从凡人到玄幻之尊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协议到期后,我转身直播征婚 博弈爱情 我靠合成技能在污染区开荒[基建] 洪荒:从后天人族开始摸拟成圣 年代文炮灰的海外亲戚回来了 开局假孕求活命,小公爷竟然当真了 腹黑嚣张小神女 都重生了谁还不无敌 系统:开局让我扰乱封神 八零换嫁后,短命老公长命百岁了 遮天:执掌造化玉碟 陆小姐独美后,六个哥哥跪求原谅 五年后,神医妈咪带三崽整顿京圈! 极道:我有十个装备栏
某天。一个赤着双足的小姑娘来到了东海之滨,她慢慢的坐在了莫名变成一块石头的张曦身边,开始讲述着她的故事。张曦虽然不能动,可是却感受到她带来的威胁,于是一句话都不敢说。直到某天,那个姑娘说了一句,大荒太无趣了,不如变成一块石头张曦立刻破防了,打算和她聊聊变成石头的事。一段奇异的缘分开始了。...
前世周勇因上门女婿的身份,毅然决然与妻子离了婚,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本以为再无弥补机会,不想死亡即是重生的开始。这一世周勇本想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然而现实却总是充满了变数。当命运齿轮缓缓开启的那一刻,注定他要踏上一条不平凡的路。他的重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他的重生更改变了一个村的命运。大浪淘沙,且看周勇如何在一...
鳯宫鸾倾阙简介emspemsp关于鳯宫鸾倾阙五岁,她因大人间的恩怨被冠上孽种之名。八岁,她因说过一句大逆不道的话而被南秦帝国的孝文太后看中,聘为孙媳人选,远嫁南秦,成为天下人羡慕的南秦太子妃。这份惊喜似乎是太重了,可是,...
窃玉生香简介emspemsp窃玉生香是花缘的经典都市言情类作品,窃玉生香主要讲述了赌石圈里有一句话叫做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我的青春就是赌花缘最新鼎力大作,年度必看都市言情。禁忌书屋提供窃玉生香最新章节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嫡女覆手荣华简介emspemsp关于重生嫡女覆手荣华莫欢至死才得知,她所谓的亲人都是假的,她的人生都被换给了另外一个人。剜目之痛远不及真相之痛。重来一世,她决计要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让害她的人双倍体验给她的痛苦。只是,莫欢一不小心被个疯批捉住了小尾巴,还将自己做的事丢锅给她,甚至让她一次次给他擦屁股。穆洐你若不给我善后,我被抓包便供出主谋是你。莫欢???穆洐我手里有很多你的把柄,你要不要考虑一下贿赂我?...
一个卑微懦弱的乡村80后,在现实的裹挟下身不由己茫然前行,有眼泪有欣慰,有残酷也有温情。本书分为三大部分前部为乡村童年,中部为初中至大学,后部为职场争斗,从6岁到36岁,讲述了30年间,在这个风云变幻日新月异的时代间隙里,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却大学白读的普通大众,在经受了无数好与恶坏与善的冲击下,不断刷新对人...